為了加強生態環保科學普及教育,提高青少年生態環保意識,培養青少年生態保護理念。11月24日下午,泗洪縣科學技術協會和江蘇省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聯合主辦的“泗洪縣青少年科普行第二期——走進洪澤湖濕地活動”在泗洪洪澤湖濕地順利開展,本次活動全縣中小學共30名學生參加。
首先參觀的是濕地博物館,活動現場,江蘇省泗洪中學生物高級教師,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全國生態環境科普專家庫成員、宿遷市名教師黃元國老師為學生們帶來了《美麗的使者——東方白鸛》課程。黃老師先從自己的觀鳥經歷引申到本節的主角——東方白鸛。他還介紹了東方白鸛的生物學特性、遷徙路線和近年來我國開展的棲息地修復、人工救助情況。學生們了解到,鳥類保護者是通過搭建人工巢等輔助設施來應對天然繁殖場所缺失的問題。
接下來,黃老師帶領學生們參觀濕地數字監控室,了解現代濕地管理的手段,感受科技賦能的現代化濕地保護模式,體會洪澤湖濕地的大美。學生們集體觀看“地球之腎 生命契約”宣傳片和“復湖如初 潤澤萬物”修復實踐案例,其中詳細介紹了洪澤湖濕地的蝶變過程,并通過“智慧濕地”平臺演示濕地監測監管的過程。
隨后,黃老師帶領學生們參觀濕地自然學校,認識洪澤湖濕地的各類物種標本,了解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最后,在洪澤湖濕地觀鳥棧道上面,黃老師先是指導同學們正確使用望遠鏡,然后帶領大家一同的登上觀鳥平臺,使用望遠鏡觀看濕地內水鳥的生活狀態,讓每位同學都近距離的感受到洪澤湖濕地自然和諧的魅力,從而提高同學們的生態保護意識。
此次活動,加深了青少年對洪澤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認知,進一步增強了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同時也激發了青少年學習科學的熱情,培養了青少年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能力。
下一步,泗洪縣科協將常態化開展青少年科普行系列活動,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想象力、探索欲,讓青少年能夠“從做中學習科學”。